(一)农民自办图书馆,推动乡村阅读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的确,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临沂沂南县一家农民自办的图书馆热闹了起来,一起来看看。
小学生刘华雪:“我正在看《鲁宾逊漂流记》,讲的是鲁滨逊被困荒岛的一个故事。”
帮办:“那你在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小学生刘华雪:“做事要坚持不懈,要乐观。”
帮办:“你平常多次时间来一次?”
小学生杜正凯:“一个星期。”
帮办:“那你最喜欢哪方面的书?”
小学生杜正凯:“动物。在这个图书馆看书有意思,能增长知识。”
在临沂市沂南县湖头镇曹家小河村,有一家农民自办的图书馆家喻户晓,一间50多平方米的农家平房,整齐的摆放着三排桌子,几名学生正在认真阅读。
临沂沂南县小河图书馆管理员曹向荣:“我通过自己在家看书学会了兽医,有了一技之长,俺哥哥曹继华一看农民需要看书,特别是初中毕业的初中生,那有那么多的初中生怎么办?那不就说在家里办图书馆。”
2004年1月23日,沂南县湖头镇小河图书馆正式成立,对所有读者实行全免费借阅服务,惠及周边十余个村庄,让村民读上了书,爱上了书。
临沂沂南县湖头镇曹家小河村村民邹会珠:“这个图书馆办的很好,我经常来看,抱着孩子没事就来了,过来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有养鸡养鸭养猪的,看孩子有护理的,还有传统的文化,学到不少。”
15年无间断,接待读者10万人次
自担任书馆管理员以来,曹向荣秉承着“为农民服务,帮农民致富,助学生成才”的宗旨,借阅人数和频次不断增加,累计接待读者达10万人次。
临沂沂南县小河图书馆管理员曹向荣:“当时还没觉得怎么着,现在看看当时来借书的学生都考上了大学,有好几个考上了研究生的,这都是来图书馆来看书学生得到的益处,我一看学生来看书很好,我就继续办下去。”
正是这种坚持,担任馆长和管理员的曹向荣十几年来默默奉献,成为当地图书海洋中的领航员,更成为当地乡村阅读的推动者。
临沂沂南县小河图书馆管理员曹向荣:“图书馆不能只是存放图书,图书馆承载着一个是借阅服务,还有就是宣传党的政策,宣传教育,要做成一个课堂式的。”
(二)15年的坚守,与图书馆共“成长”
尽管没有雄伟的建筑也没有丰富的馆藏,但周围十几个村的农民朋友都非常喜欢到这里看书学习,小河图书馆成了当地人民的精神食粮。自2004年成立十几年的时间发展至今,曹向荣付出了多少努力,让我们走进曹向荣和小河图书馆背后的故事。
临沂沂南县小河图书馆管理员曹向荣:“刚开始筹办的时候是借的房子,几块木板几块砖头一张床就这么摆起来了,也没有炉子,冬天还很冷。”
小河图书馆成立之初,曹向荣全心思扑在这份“事业”上,每天回家吃饭,然后准点“上班”。他的这种举动,在家人看来却是有些“不务正业”。
临沂沂南县小河图书馆管理员曹向荣:“俺媳妇回家就抱怨,你看你天天也不挣钱,天天就跟上班似的往图书馆跑,一分钱也不挣,那时候人家养殖挣很多钱,你就在家闲着。”
不仅不挣钱,为了完善图书馆的基础条件,曹向荣先后增添了书架、桌椅等设施,并于2011年底建了8间平房作为新馆舍,总计投资近20万元。
临沂沂南县小河图书馆管理员曹向荣:“村民都非常理解,因为他们有这个精神需求,种植户看种植的书,养殖户看养殖的书,小学生看他们适合学习的书,都非常的支持。”
得到村民们的支持,特别看到村里有几名经常来看书的学生考上大学后,家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闲暇之余经常帮曹向荣整理书籍。
曹向荣的二儿子曹聚然:“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让我的同学还有邻居们来看书的时候,看起来比较整齐。”
推动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曹向荣在图书馆管理图书的同时,不断读书学习,先后发表了《书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的小河图书馆》等文章,成为附近村庄中小学生崇拜的偶像,也吸引众多人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临沂沂南县小河图书馆管理员曹向荣:“还得一直办下去,一直办下去的动力就是很多的学生来看书,很多的农民需要图书馆这样的知识。”
从开馆时的两千多本藏书,到现在的7万余册,曹向荣不仅自学成才,也影响了周围一些农民朋友发家致富。
临沂沂南县湖头镇文化站站长肖建堂:“曹向荣馆长多年如一日经营图书馆,可以说给当地的学生农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县文化旅游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下一步这个图书馆将会越办越好,成为我们镇的一个亮点。”
曹向荣是一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村民。说他普通,其实曹向荣就是一位民间兽医;说他不普通,是因为曹向荣用一人之力支撑着一所民间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农家图书馆,用它所蕴含的知识,让一位位忙碌在田间地头的农民走向富裕,让一个个含辛茹苦的家庭奔向了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