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帮
分享到:
菏泽:了不起的民俗 用种子创作“粮画”
来源: 齐鲁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5日    
简介:

了不起的民俗:用种子创作“粮画”

在菏泽东明有一门特殊的民俗艺术——粮画。东明粮画起源于古代的五谷祭祀活动,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现在这门民间艺术仍在传承。

在菏泽市东明县的一间工作室里,粮画传承人韩国瑞正在聚精会神的创作一幅长2.25米、高1.7米的巨幅粮画,为菏泽市28届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献礼。

菏泽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我们构思到创作、现在完成,用了快两个月的时间了,一共用了上千万粒各种各样的粮食和种子。”

东明粮画历史悠久,主要是利用很多五谷杂粮天然的颜色和形状,巧妙地拼粘成各种吉祥美好的图案,做在花馍、盘子、或者木板上。

菏泽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我们收集的粮食种子比较多,然后画面防腐和防虫的处理在原来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个科学的更新,所以说粮画能够逐渐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变成一种挂在墙上的精神食粮。”

创作粮画不仅仅是需要心灵手巧和耐心,种子的收集更是至关重要。粮食、花草、果木甚至还有调料的种子都要收集。日积月累,韩国瑞收集了200多样种子。有一些种子买不到,他就自己培育。

菏泽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我们种的这个红玉米,根本有没有地方买,它只是黄色的玉米跟其他植物种子偶然受精,才产生的这种颜色的变化。”

在粮画传承人韩国瑞的努力下,东明粮画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先后走进米兰世博会,青岛上合峰会。韩国瑞仍在不断地创新,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

菏泽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我们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咱们中国传统水墨的技巧,让粮画表现力更丰富,更强,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现在的粮画做出来的图案,有山水、花鸟、人物、还有一些西洋风格的也可以做出来。”

用种子创作出生机勃勃的画,挂在墙上,变成了人们的精神食粮。希望这项技艺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展开】

次播放
我要留言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